防雷和接地分为两个概念,一个是防雷,以防止雷电损坏;二是静电接地,避免静电危害。
1、工厂防雷分为整体结构防雷,即主厂房防雷。主基础铺设接地极和接地条形成接地网,接地电阻小于10Ω。然后连接到主厂房的钢筋或钢结构的主体。水泥混凝土屋顶连接到避雷带或避雷针,墙外地板必须有接地测试点。钢结构应采用镀锌扁铁直接导向屋顶。
2、供电系统的接地分为保护接地和工作点接地,保护接地为生活设备的外壳接地。接地网与防雷接地方式相同,接地电阻小于4Ω。如果不能满足要求,则增加接地极;如果条件不好,添加电解液并更换接地。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在配电室内独立布线,系统可合并为一个系统。工作方式:当接地线和零线分开时,它们也可以组合并引至电气系统(或装置)。接地系统必须重复接地。还有一种独立的方式,TN-S系统。零和质量不能合并为一。
3.对于防静电接地,如油管,每35米(弯头)必须有一个可靠接地(系统或独立),电阻小于10Ω。
直击雷直接击中金属导线,因此高压闪光以波的形式沿导线两侧传播,并引入室内;
感应闪电产生的高压脉冲,即闪电云放电到地面或闪电云之间快速放电形成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它们在不同的电线中感应数千至数万伏的高电位,并以沿着电线传播的波的形式引入室内。
直击雷击中房屋内或附近的地面。当它通过接地网进入地面时,接地网上出现10至100 kV的高电位。该高电位还以波的形式通过电流系统的零线、安全接地线和通信系统的接地线传输到空间中,然后沿电线传播较长距离,这涉及更大的范围。
防雷装置的检测顺序可为:先检测外部防雷装置,再检测内部防雷装置。外部防雷装置包括避雷器(避雷器、避雷带、避雷线、避雷网)、下行线、接地装置、金属门窗和屋顶大型金属物体的等电位连接。
内部防雷装置包括各级浪涌保护器(SPD)、室内电子设备等电位连接、电梯机房等电位连接和均压环、电子设备安全距离等。外部防雷装置和内部防雷装置测试后,每次测试的结果应作为原始测试报告填写在防雷装置的原始安全测试报告中。
对于防雷装置的首次检测,由于我们不知道防雷装置的情况,因此应按照防雷装置、避雷器、低导线、接地装置、防雷区部门、电磁屏蔽、等电位联结和电涌保护装置的类别进行检测。